当前位置:光阴小说网>都市言情>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> 第924章 将信将疑 广交会心有旁属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24章 将信将疑 广交会心有旁属(1 / 2)

第924章 将信将疑 广交会心有旁属

原来,Bill有个日本朋友,他们家族开有一家搪瓷制品工厂,已经整整传了三代人了,什么是搪瓷制品啊?

估计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搪瓷了,平时偶尔在古董店才能看到吧,其实这搪瓷也并没有那么的神秘,它就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,用句大白话来说,就是披了一层瓷的金属。用金属制成的器皿,在使用过程中,容易出现生锈的情况,或在受热时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。搪瓷的出现,刚好可以弥补金属器皿存在的不足,能够使其既具有金属的强度,又具有瓷釉美丽的外表。

在搪瓷制品流行之前,我国用得比较多的是木制器皿或是陶瓷器皿。但是,木制器皿存在易发霉、不好维护等问题,陶瓷器皿也容易摔坏、不耐用。搪瓷制品的出现,刚好可以解决这些传统材料制成的器皿带来的弊端,加上搪瓷的颜色比较漂亮,表面通常还会带有美丽的图案,自然也就成为了很好的替代品。

但是这个搪瓷的制作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呢,在我们这一代人或者之前的人嘴里所说的火柴叫洋火,自行车叫洋车子,脸盆叫洋盆,甚至连钉在墙上的铁钉都叫洋钉,为什么这些东西都姓“洋”呢?很简单啊,咱们国家太穷,太弱,很多东西都是洋人制造的,这个“洋”字反映的是那个年代我国生产能力低下,国人被洋货包围的日子。所有带“洋”字的产品,咱们国家都很难能自给自足,需要仰仗进口的。

我记得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,学校里发的洗脸盆还是搪瓷盆呢,连我们平时用的水杯都还是搪瓷缸子呢。

虽说搪瓷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金属器皿、木制器皿、陶瓷器皿存在的弊端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完美的、没有任何缺点的。搪瓷虽然比较结实、抗摔,但它表面那层无机玻璃瓷釉,在磕碰时容易脱落,里面的金属被暴露出来后很快就会生锈。

另外,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,现在又出现了不锈钢制品和塑料制品,它们都能够弥补搪瓷器皿存在的不足。加上这些材料更耐用、价格更实惠,因此,搪瓷自然就会逐渐被替代掉,慢慢的,人们对搪瓷的需求越来越少,自然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,市场就是这样,需求量大了,成本就会摊得很薄,需求量很小,那成本就很高,当然就更没有人买了。

此外,据我所知,这搪瓷产品的生产工艺可要比不锈钢复杂麻烦很多的,所以呢,那些真正高品质的搪瓷制品,通常价格还要比不锈钢制品高上不少呢。从消费的常识上来讲,绝对多数人买东西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价格啊。

尽管这搪瓷产品的市场是王小二过年,一年不如一年,可是把搪瓷产品作为祖传事业的这个日本家族,他们自然是不想就此放弃啊,只是要想挽救这个濒临死亡的市场,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,那降低成本的最直接办法就是降低人工开销,从全球角度来看,中国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。

那又有人问了,咱们中国都搞改革开放20来年了,几乎各国的商人都来了,各种工厂也都建立起来了,各种产品也都出口到世界各地了,为什么这小日本就不想着早点过来设厂呢?

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,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并不太认可大陆的产品质量,毕竟这份家族事业已经有将近百年的传承了,他们不想出什么质量问题,从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和品牌,宁可死,不降品质。可是最近两年不同了,首先,全球的原材料成本和货运成本都在急速上升,而且还看不到个尽头。

另外,虽然工厂的规模已经萎缩的非常厉害了,可是生意还是有的,还有不少老客人还是需要这种产品的,那就得做啊,可亏本的生意谁都不会做啊。

其次,现如今的中国大陆已非吴下阿蒙了,各条供应链的建设日渐趋于成熟,生产工艺也慢慢的能达到国外客人的严格要求了,同时,这几年,小日本也接触了一些中国大陆设厂的友人,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,觉得这个时机到了,从现在开始把订单放到中国大陆来做的话,应该是问题不大了,既能降低成本一解困局,又能保住这份事业,一举两得,何乐而不为呢。

决策定了,只是想要“哐当哐当”干起来也并非易事,主要就是他们作为老牌的工厂,只相信自己的手艺和品质,之前还从来没有放到国外去生产的经验。再说了,他们是工厂啊,又不是贸易商,至于是去大陆设厂,还是OEM,一时之间他们也拿不定主意。

其实啊,大家伙也不要对小日本高看多少,他们是做事认真,敬业,可是并不聪明,也并非全能。所以关键时刻,他们想起了我们总设计师的话,摸着石头过河,于是,便找到了Bill,结果一拍即合,吹牛是Bill的强项啊,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啊,便飞去了大板趟,经过他的一番吹嘘,日本人更加坚定了来大陆的想法。他们认为,Bill比他们早去大陆好几年,又是中国人,肯定手里有丰富的供应商资源,就这么定了。

呵呵呵,他们这愿望倒是好的,路子也是对的,可是所托非人啊,这Bill能有多少资源啊,就算他之前有合作过几家工厂,也基本上都快被他玩残了,要不就是不和他合作了,要不就是举步维艰了。也不知道这Bill为什么没有一点自知之明,反正他不认为自己搞不定,可能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吧,如果能承接到这家日本公司的订单,那一年几百万美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这英特利公司虽然他有股份,也有发言权,可是就凭着这一年一两百万美金的生意,他又能赚多少钱啊。

再加上他的老本行—密封罐的生意也日薄西山了,所以呢,他一直就想找一个新的支撑点,没有想到,机会来了,那你想想他能错过嘛。于是便首先想到了拉着我一起来做这件事,当然了,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告诉迈阿密和伦敦公司的.

听了他的这番还算是开诚布公的话之后,我并没有很高兴,而是心里犯起了嘀咕,为什么呢?我是担心Bill不怀好意啊,很有可能他是在诈我呢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我在华强北有开了几家店的事他是有所耳闻的,当初我在办公室给于金丽留了一个位置也事先有和他沟通过的。当然了,我也说的很明白,如果公司后期再增加人手,位置不够的话,于金丽就会离开的,不会占这个座位的。

虽然我也多次在他跟前阐明自己那几家店铺是我老婆在管理,我根本就不需要放多少精力在上面,可是以Bill的性格,他肯定是不大相信的,也就是说,他知道我很敬业,很努力,可是他也绝对认为我并没有把百分之一百的精力都放在公司这里。这个想法他是没有明说,不过,我相信自己的判断。这次,他忽然找我谈这事,是真心,还是虚情假意呢?又或者只是想抛一个诱饵给我,让我露出破绽,落下个把柄在他手里,他以后好算计我呢?

说实话,一时之间,我还真的有些不大好辨别呢,既然这样,那就先静静的听着了。你想想,我连清晰的表态都不没有做,更遑论谈什么条件了啊,我只能含糊的说这种产品我没有接触过,需要好好地考察一下,不过,您最好是能尽快提供一些比较详细的资料给我看一看,这样子我也能有的放矢啊.

当天晚上回到家里,刚吃过饭没有多久,忽然接到了彪鼎的电话,我以为他是要恭喜我喜得贵子呢,谁知道他却告诉我说耿治竹死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光阴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