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光阴小说网>历史军事>盛世大明> 第481章福临公主,志得意满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81章福临公主,志得意满(2 / 2)

而今新政推行伊始,杨廷和却要撂挑子,那新政由谁主持推行?

杨廷和嘴角泛起笑意,苦口婆心地劝道:“陛下,你宠爱福临不假,但这个先河不能开啊!”

“若日后大明天子尽皆效仿于你,大肆分封食邑,那我大明岂不是乱成了一锅粥?”

“此举万万不可!”

朱厚闻言长叹一声,而后示意自己知道了。

这该死的中央集权!

朱厚只是想给自己女儿最好的一切,现在却发现根本行不通。

盛行于西周时期的食邑制度,在而今的大明却根本行不通。

食邑,简而言之便是“分蛋糕”!

打下江山之后,为了安抚有功将士,以及稳固统治,君王会将某一块地区的税收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,让这些人可以衣食无虑,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效力。

而且这些赏赐的土地基本是可以世袭罔替,这也就意味着其子子孙孙无论痴傻还是愚钝,都将会是荣华富贵一辈子,这也是对立功之人最高的封赏。

食邑者又被称之为封君,其食邑土地内的百姓被称之为封民,封君享有封地内封民衣食住行等赋税收入的拥有权及统治权,同时封户还必须承担朝廷的征召徭役等义务。

一旦拥有了食邑,便彻底摇身一变,成为了主宰一方的士大夫阶级,在食邑之地便是无疑的国王。

显然这样的食邑制度极其不利于中央集权,因而在大秦一统天下、郡县全国后便被削去了对封户的统治权,只享受这片土地带来的财富。

到了李唐时期,朝廷又将食邑制度更改为由朝廷征收赋税,而后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给封君,北宋又极大地降低了食邑制度的领取比例,致使食邑制度沦为了一个与官职大小挂钩的荣誉制度。

而大明立国之后,重视血脉亲情的太祖爷又重启食邑制度,规定皇族子孙永享封地食邑税收的政策,却在不久之前被朱厚通过“封爵固京制”彻底废除了!

这也就意味着大明境内再无独立在外的食邑之地,而今他想要给自己的爱女分封食邑,的确是昏头之举,也难怪杨廷和会急匆匆赶来劝阻了。

杨廷和见劝谏有用,继续出言道:“陛下,切莫忘了您当初许下的宏图大志!切莫忘了还在前线征战的将士!切莫忘了这大争之世!”

杨廷和的话如同洪钟大吕,震撼人心。

朱厚脸上的骄傲与得意自昨夜开始便始终未曾消散,直到此刻才转变为了凝重之色。

喜得孩子令朱厚有些懈怠了,甚至不计后果地想要给福临加封食邑,此刻惊醒之下才发现这简直就是愚蠢至极的行为!

朱厚蓦然惊出一生冷汗,起身对杨廷和郑重地行了一礼:“多谢先生警醒朕,否则朕将酿成大错!”

爱护福临的方式还有很多,并不需要以损害中央集权为代价!

“就暂且加封福临公主吧!日后朕会好好补偿她!”

“圣明无过陛下!”

杨廷和摸着美髯笑呵呵地夸赞道,心中却是感慨不已。

生而为圣,果非寻常天子能及啊!

陛下的诚恳致谢是杨廷和完全未曾想到,他先前还准备死谏此事,看来是他多虑了。

二人有说有笑地欢谈了片刻,朱厚却突然表情古怪地出言道:“先生,朕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心头!”

“陛下请讲!臣定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!”

“若一个人的灵魂不全是他,那他与妻子生的孩子算是他的骨血吗?”

杨廷和:“……”

“陛下若闲的没事,不妨御览一下还未处理的折子!”

朱厚:“……”

【作者题外话】:兄弟们冲啊,觉得老古写的还行的话就投投票票吧!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光阴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