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光阴小说网>历史军事>盛世大明> 第267章五好青年的质变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67章五好青年的质变(2 / 2)

太宗朱棣靖难成功后,便着手开始了迁都北京之事,主要原因有三。

其一,太宗受封为燕王,就藩于当时的顺天府,即是北京!

可以说北京是他的“大本营”,早已经营得固若金汤,毕竟自己得位不正,为保帝位稳固,迁都北京自然相当重要。

其二,北京特别适合充当抵御游牧民族南下掠夺的坚固城堡,并且可以满足当时明朝向北方地区继续扩张的战略方向,可以作为太宗北伐蒙元的军事基地!

为了替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正名,为了得到更为广阔的支持,为了体现他朱棣远胜于那个“居于深宫之内,长于妇人之手”的侄儿,北伐蒙元、开疆拓土乃是最佳的选择!

其三,辅佐建文帝的多为江南士族,而太宗朱棣靖难成功后,大肆杀戮反对自己的建文旧臣,积怨颇深。

因此太宗唯恐结怨太深,有损执政基础,加之不乏存着打压江南士族的心思,于是迁都北京。

这就造成了大明的两京制度,南京毕竟是太祖钦定的帝都,照旧和北京一般,设有完整的六部班子,还有都察院、通政司、五军都督府、翰林院、国子监等机构,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。

但毕竟皇帝在北京,因此真正的决策自然出自北京的中央机构。

加之南京的中央机构主要管理是南直隶的相应事务,也不能说没有实权,但相比于北京,肯定是远远不如。

发展到了如今,南京的中央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年迈官员的养老机构,更是以党争失败的朝堂重臣居多。

而严惟中自然不甘心一辈子留在这个闲散之地,如此一来,与南京势力纠缠在一起,妄图动摇朝堂根基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朱厚心中清楚,与先前那个“五好青年”相比,现在的严嵩逐渐开始“变味”了!

严惟中并不是夏公谨,能够坚守住本心!

以至于其最后演变成了终嘉靖一代,乃至终大明一朝最大的奸臣!

贪恋权柄、结党营私、卖官鬻爵、残害忠良,可以说是坏事做尽,无所不用其极,成为了奸臣的代表人物!

严嵩啊!

朱厚对于此人的态度极其复杂。

尽管他于史书上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,但并不否认他是一个能臣干吏,能够完美地执行熜哥的意志,并且极其明智地与熜哥保持着一种默契!

如同郭勋一般,忠臣要用,奸臣也要用!

如若朝堂之上悉数皆是所谓的“忠正贤良”,那就是先前报团抵制朱厚的文臣集团!

但如若皆是结党营私的奸佞之臣,那朱厚这个皇帝也不用做了!

但关键之处在于,如若严嵩一生都是南京一个默默无闻的刀笔小吏,即便他再心怀叵测,也无伤大雅,也不会祸及国家!

毕竟其手中并无大权,还不足以左右朝政!

不过眼下这个严嵩很明显不甘于继续做刀笔小吏,不甘于再目睹他人封侯拜相!

这便是朱厚现在头疼的地方!

严嵩设下此计之时,连同为盟友的顾鼎臣都被其一并陷害,足以见其已经到了为攫取权力不择手段的地步!

朱厚还真的担心自己难以驾驭住这头恶虎!

【作者题外话】:因剧情需要把严嵩这个权奸提拔入朝啦!

以后得剧情会更加精彩!!!

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,老古十分感谢!!!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光阴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