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光阴小说网>历史军事>盛世大明> 第57章削发代过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7章削发代过(2 / 2)

他现在只希望此事就此尘埃落定,而且兴国大妃已经被加封为兴献后,他们文臣集团与陛下之间的主要矛盾已经消失了。

今后这批朝堂重臣也会心怀感激,对这位圣天子的主张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或许这是目前对大家都好的局面。

杨廷和的心中也缓了一口气,他现在只想在明日的日讲之上,痛痛快快地大骂这小王八蛋一顿,出一口恶气!

智者王守仁则是更加惊异地望着这位圣天子,在他看来朱厚这不遵礼法的行为,看起来更加像在演戏,却也更令他感到惊喜!

若是遵守一切程朱礼法都是对的,那为何还有百姓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!

太祖亲手将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,高度重视礼法,那他自己遵守礼法吗?

草根出身的太祖可不会管你这些宗法礼制,仁义道德,特别是晚年的他暴戾而多疑,屠杀了上万人。

而太宗遵守礼法吗?

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笑的问题了,亲自将“大宗”的皇帝侄儿赶下了皇位,身为“小宗”的自己登基即位,这合乎礼法吗?

即便这样也仅有少数建文帝的忠臣敢于出言反对,甚至破口大骂,太宗可曾听过,不过是多了一批孤魂野鬼罢了。

其中最出名的大儒方孝孺更是被诛灭十族,令天下震怖!

什么”帝与士大夫共天下“,什么”刑不上大夫“不过是一纸空谈!

礼法!不过是帝王统治天下的工具罢了!

帝王需要它的时候,就会遵守它;不需要它的时候,视之如无物。

王守仁并不反对礼法治国,他反对的是思想束缚!

他亲眼见证了当权者肆意妄为,却用礼法禁锢百姓的残酷现实。

因此他才会主张”致良知”以及“知行合一”,在学说中肯定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,将“人”的主动性放于学说的重心。

或许眼前这位圣天子会带给他不一样的惊喜!

他从这位陛上看见了当年太祖和太宗的影子,这对于他发展传播心学是个天大的喜讯!

朱厚知道再演下去可就是过犹不及了,于是出言道:“此事告一段落!任何人如若再敢提起!斩!”

“王佐,将带头散播谣言之人逮捕下狱!”

王佐闻言一脸懵逼,陛下这是什么意思?这是要我抓我自己?

黄锦不着痕迹的拉了一下王佐的衣袖,懵懂的王佐瞬间会意,急忙转身离去。

谢迁知道风波已经平息,于是平复了心绪后继续出言道:“请陛下回宫!”

朱厚也不再坚持,目的已经达成,顺势说道:“朕即刻回宫,杨廷和你准备母后入京事宜,明日安排母后入京!”

”尔等学子应以学业为重,仰慕圣人教化!“

”进学的同时更应注重修德!“

”而不是听信谣言,受他人蛊惑!“

”朕对你们感到很失望,若不是念在尔等苦学不易,朕都想革除尔等身上一切功名!“

”此次暂且既往不咎,若还有下次,朕定当严惩!“

”国子监祭酒有失察之责,革职为民,迁梁储为国子监祭酒,整顿风气!“

国子监可谓是如今的最高学府和教育局了,但学子分为贡生、荫生和监生三类。

贡生是由各省推荐入学的品学兼优者;荫生是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;监生则是靠家里捐钱之后就能入国子监就学。

这无疑导致国子监内学子的才识水平不一,甚至不乏部分纨绔子弟,极大的败坏了国子监的风气。

朱厚早就想对这个最高学府兼国家教育局进行改革了,现在趁机撸掉了最高官员国子监祭酒,任命梁储上任。

脾气火爆的梁储虽然也崇尚程朱理学,但朱厚对他还算是比较了解,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,先让他入国子监整顿风气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说完他转身进了大殿,即便他心中对生母蒋太后有着一丝怨念,也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感谢大家的支持,欢迎加群交流752908991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光阴小说网